首頁 > 市場分析 > 基礎面分析 > 基礎面分析 最新洞察

基礎面分析 最新洞察

基礎面分析

28 Oct 2025

鴿派世界中的防禦性板塊:是否仍被高估?

舞台已經搭好:通脹終於逐步接近各國央行目標(美國核心PCE於4月約為2.1%),主要央行也開始討論降息。美聯儲在2025年6月維持利率不變,但仍預計今年會有兩次各25個基點的降息。傳統上,這種環境(增長放緩、利率走低)往往有利於防禦性板塊,例如日常消費品和公用事業——這些行業擁有穩定的現金流和股息收益。但問題在於:這些「安全」股票仍然值得投資者願意支付的高估值嗎?如果債券收益率下降、經濟增長未見崩潰,防禦股真的該繼續享有溢價嗎?

閱讀更多
基礎面分析

21 Oct 2025

石油、通脹與美元:能源能否在 2025 年繼續成為避險工具?

2025 年初油價飆升,使能源成本成為通脹上升的主要推動因素。美國家庭對通脹的高預期促使投資者將石油作為對抗通脹的策略。如今,石油市場在決定通脹率、美元價值及市場情緒方面發揮著主導作用。

閱讀更多
基礎面分析

14 Oct 2025

從緊縮到寬鬆:全球股市在首次降息後會發生什麼?

經過兩年的快速升息後,各國央行終於開始轉向。到了 2025 年,歐洲央行 (ECB) 已經將基準利率從接近 4% 下調至約 2%。美國聯準會 (Fed) 也開始鬆開煞車,進行首次 0.25% 的降息,並表示年底前可能會有更多降息。同樣,英格蘭銀行 (BoE) 也已開始下調利率。

閱讀更多
基礎面分析

07 Oct 2025

美國 vs 歐洲股市:誰在引領降息後的反彈行情?

在經歷了兩年漫長的升息週期後,鐘擺終於擺向了另一端。美聯儲與歐洲央行都已開始降息,緩解了自 2022 年以來持續收緊的金融環境。但關鍵在於,兩地市場的反應並不相同。 美國市場看起來價格偏高,而歐洲仍以相當大的折扣交易。標普500指數的遠期本益比接近22倍,接近歷史最昂貴水準,而歐洲的STOXX 600指數則在13–15倍之間,為數十年來最寬的估值差距之一。

閱讀更多
基礎面分析

30 Sep 2025

醫療保健作為避風港:防禦性板塊還是成長故事?

投資者通常將醫療保健視為「安全港」——無論經濟繁榮還是衰退,人們都需要藥物。但在 2025 年第二季度,情況卻是喜憂參半。過去一年,醫療保健類股落後於大盤,使估值接近多年低點。這吸引了一些價值投資者的注意:標普 500 醫療保健指數在 2025 年初幾乎持平,而標普 500 指數上漲約 7%。與此同時,該行業也孕育著新的重磅藥物和人工智慧驅動的創新。簡而言之,醫療保健既是穩定的防禦性板塊,也是潛在的成長故事。那麼,誰能勝出呢?

閱讀更多